close

以下內容為瑤瑤整理自97.10.21林耿立醫師的演講。

ADHD即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」,患有ADHD的兒童會有注意力不足、過動和衝動的困擾,
影響孩子的學業、人際關係、家庭生活嚴重,家長不能不關注這個議題!




1.ADHD在美國已被視為一『功能受損性疾病』,家長管教失當或環境影響所造成

2.發現孩子有ADHD,必須透過家長/老師的合理懷疑醫師的專業判斷

3.目前醫學界已經研究證實:ADHD兒童的處遇以「藥物治療」加上「行為改變技術」兩者同時並用,效果最好;缺少任何一項都會導致效果有所折扣。

4.學齡期【尤其是1-2年級】服藥加上行為輔導效果最佳,越晚開始用藥效果越差,因為等到國中孩子很多偏差行為如:翹家、吸毒、參加幫派等都出現了,再服藥幾乎都已來不及。

5.ADHD的盛行率高,但就醫率低的原因不外乎:家長拒絕面對、把孩子的問題歸咎到其他因素或因為擔心貼標籤、服藥的副作用而產生的抗拒心理。

6.家有ADHD兒童,父母離異或分開的比率是一般家長的3-5倍

7.ADHD兒童常見現象:一直轉學、兄弟姊妹認為爸媽不公平對待、父母因管教態度不一致而失和.....

8.服藥搭配行為輔導,從小建立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,養成孩子的自信心與責任感,ADHD的孩子也能與一般孩子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。

9.相較於自閉症、智能障礙等兒童,ADHD兒童是有藥物可以治療的,不要錯失機會。

10.建議ADHD兒童的物理環境調整:簡單明瞭、在學校安排坐在好榜樣同學旁邊、遠離交通流量大的位置,避免孩子分心。

11.讓ADHD兒童擔任黑板小老師、班級盆栽照顧者等工作,建立他的歸屬感和成就感。

12.用「打」的方式來處理ADHD兒童的行為問題效果不佳!通常只會讓他學習到以暴力來處理暴力,家長務必深思之。

13.多使用視覺線索來引導ADHD兒童,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,提昇專心度。

14.父母一定要有一致的管教、教養態度,否則ADHD兒童很容易看出父母之間的矛盾而挑撥離間、鑽漏洞,甚至造成夫妻失和。一定要把另一半拉進來,一起教養ADHD兒童。

15.獎勵佔80%,處罰佔20%,獎勵和處罰都要當下、立即、馬上處理,否則對ADHD孩子來說無效。

16.階梯型訂定孩子的行為目標,一達到馬上給予獎勵【孩子最喜歡的事物】,千萬不要訂一些太難的目標,孩子能力無法做到會直接選擇放棄!

17.行為目標要有規則可循、量化且具體可行,例如孩子目前寫完功課要2.5小時,現在訂定目標可為:每天能在2小時內寫完功課,可以多看半小時電視。

18.家長醫師老師是幫助ADHD孩子的三個重要角色,缺一不可,請務必溝通、溝通、再溝通!把握孩子的黃金治療期!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瑤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